工程養護
關鍵詞:
為做好“雙節”期間道路運行暢通,高陽工區于9月28日組織對工區人員進行道路事故處理培訓。 ? ? ? ? 此次培訓由,為大家講解介紹了處理事故的步驟、現場注意事項、安全防護工作、以及事故現場照片留存等內容,并利用沙盤模型模擬事故現場,從而使工區員工更好的理解處理事故步驟。
關鍵詞:
? ? ? ? 工區使用除雪車為多功能除雪車,一般在冬季下雪后使用,為保證除雪車在除雪過程中不出現異常情況,近日,工區提前進行車輛及設備的檢修和保養工作。 ? ? ? ? 首先,卸載冬季除雪剩余融雪劑,進行裝包保存;其次卸下撒布機進行內部沖刷維護,防止融雪劑腐蝕內部,從而影響使用壽命;在維護完成后進行全車打油潤滑。
關鍵詞:
“雙節”來臨之際,為保障我高速公路車輛通行安全,保證救援工作順利開展,9月22日高陽工區組織開展節前救援單位安全檢查工作,工區業務負責人及養護管理部主管人員參加。 檢查小組走訪檢查我路段3家救援合作單位,對救援人員在崗情況,救援設備完好情況及救援安全標識是否齊全進行重點檢查。同時對各救援單位外聯合作狀況進行了解,保證吊車、鏟車等外協設備能夠及時到場,做到救援事件快清快撤,盡快恢復高速公路通行狀況,保證行車安全。 為保證“雙節”期間事故及故障救援的快速反應,各救援單位提前編制節假日值班表,做到節假日期間24小時人員在崗,保證出警迅速,救援快速,現場安全,用心服務每一位過往司乘。
關鍵詞:
水泥混凝土路面是剛性路面,建設及養護成本很低, 被廣泛應用在公路施工中。但是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現的病害問題逐漸增多,研究和分析病害成因,同時提出解決措施十分重要。 一、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見病害及成因 (一)裂縫。 1.溫度變化導致裂縫產生 混凝土會發生熱脹冷縮反應,在混凝土硬化初期,由于水泥水化會放出很多的熱量,同時混凝土的散熱性能不足,導致混凝土內部的溫度比外部要高很多,溫差可能達到40℃,這就會導致內部混凝土顯著膨脹,而外部混凝土卻沒有過多變化。此時,內部膨脹的混凝土和外部的混凝土相互擠壓,當二者之間的拉力超過混凝土的最大承載力時就會產生裂痕。 2.干縮導致裂縫產生 混凝土在凝結之后會產生干縮效應,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的水分蒸發,會導致混凝土的體積減小。但是這種干縮效應往往發生在混凝土的外部,內外不均衡導致混凝土的外表面產生很多裂縫。 (二)斷板。 路面斷板主要是由于板內應力超過了混凝土的最大承載力而導致的,這種情況既可能出現在道路修筑過程中,也可能出現在使用過程中。板內應力過大,就會導致混凝土面板中出現貫穿面板的不規則橫向、縱向、斜向的裂縫,裂縫達到一定程度就會把混凝土面板折成兩半,破壞了路面結構的完整性,極大程度地影響了路面行車的安全。按照斷裂的形式可以把路面斷板分成橫向斷板和縱向斷板兩類;按照斷裂時間可以分成施工時斷板和使用時斷板兩類;按損壞程度分成輕微、中等和嚴重三類。 造成斷板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是公路的建設面臨著時間緊、任務重的問題,為了保證進度,很多施工人員在施工中忽視了道路的質量,盲目追求進度,導致公路質量下降。二是設計不合理。公路建設施工量大,設計人員沒有辦法全面分析道路的交通流量,不論是人流密集的城鎮還是人跡罕至的郊野地帶,都采用統一標準的道路設計。三是 由于近年來車輛數目增多,道路車流量遠超當年的設計車流量,同時還有超重車輛的連續碾壓,導致道路產生裂縫。 (三)路面拱起。 拱起是指道路兩側的混凝土路面面板發生明顯抬高的現象。產生的主要原因是有堅硬的外物堵塞或者是伸縮縫設置不妥,導致混凝土路面面板在夏天溫度上升時無法自由伸縮,導致面板錯位向上拱起。 (四)錯臺。 錯臺是指在路面接縫處相鄰兩塊路面面板有高度差。 這主要是由于澆筑混凝土面板時填縫板沒有固定牢固或者是填縫板沒有對齊導致的。另外若在兩塊板的接縫處沒有設置傳力桿,導致傳荷能力不足,加上雨水由縫隙滲漏導致接縫板產生不均勻下沉,最終也會導致錯臺。 (五)邊角碎裂。 邊角碎裂是指在路面接縫處50cm 左右寬度范圍內的路面面板碎裂,主要原因是在道路的接縫之中不慎落入了堅硬的外物,板在溫度升高時產生了超應力,邊緣被堅硬的 外物擠碎,同時還有路面上行駛車輛的反復作用導致接縫處混凝土過度老化等原因。 二、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養護措施 (一)常見模式。 水泥路面主要養護措施有:定期清灌接縫并隨時補灌接縫;對裂縫進行開槽灌縫;對脫空板進行板底灌漿(水泥漿或乳化瀝青);對嚴重破碎板進行換板處理;對嚴重破損路段進行整段加鋪水泥砼或瀝青混和料面層。 (二)接縫碎裂維修技術要點。 1.將破碎部位外緣切割成規則圖形,周圍切割面應垂直于面板,底面宜為平面。 2.清除混凝土碎塊,吹凈灰塵雜物,并保托干燥狀態。 3.用高模量補強材料,進行填充維修。 4.修補材料達到通車強度后,方可開放交通。 (三)裂縫的維修。 1.擴縫灌漿法:裂縫寬度小于3mm的輕微裂縫;擴寬成1.5~2cm的溝槽,槽深根據裂縫深度確定,最大深度不得超過2/3板厚。清縫填料,將選用的灌縫材料灌入擴縫內,灌縫材料固化后,達到通車強度,即可開放交通。 2.直接灌漿法:裂縫寬度大于3mm且沒有破碎的裂縫。 3.條帶罩面法:貫穿全厚的大于3mm小于15mm的中等裂縫,裂縫兩側的切縫應平等于橫縫(或縱縫),且距裂縫距離不小于150mm;鑿除混凝土:深度以70mm為宜,每隔 50cm 打一對鈀釘孔,鈀釘孔的大小應略大于鈀釘直徑 2~4 mm,鈀釘宜采用φ16 mm 螺紋鋼筋,使用前應予以除銹。鈀釘長度不小于20cm,彎鉤長度為7cm,鈀釘孔必須填滿砂漿,方可將鈀釘插入孔內安裝,鑿毛縫隙內壁:切割的縫內壁應鑿毛,并清除松動物,刷粘結砂漿。 4.全深度補塊:適用于寬度大于15mm的嚴重裂縫,板邊與板角修補,掉邊掉角及大塊脫落破損是最普遍的道面破損類型,處理也相對簡單,把破損處切割、破除并澆注新的修補材料即可。 (四)水泥路的換板。 1.切割機將要換的板與周邊板塊分離開,以保護鄰板不受破壞。 2.液壓開鑿機破碎要換的板塊。 3.液壓開鑿機清除破碎了的水泥板塊等廢舊料。 4.平板振動夯壓實基層。 5.平板振動夯壓實水泥穩定碎石層。 6.平板振動夯壓實后的水泥穩定碎石層。 7.汽車運輸水泥混凝土倒入洞內。 8.振動棒振搗。 9.平板振動器振搗。 10.振動梁振搗整平。 11.人工整平抹光。 12.成型后新水泥混凝土板。 (五)錯臺維修。 1.磨平法-輕微錯臺的處治。 高差≤10mm人工配合機械處治法,既先用人工將高出的錯臺板基本鑿平,然后用磨平機再磨平,并清縫灌入填縫料(規范方法,大部分高速公路采用)。 2.填補法(大于10mm)-嚴重錯臺的處治。 大于10mm的采取瀝青砂或水泥混凝土進行處治(規范方法,大部分高速公路采用)。 (六)脫空處治材料選擇。 水泥路面板與基層間由于空隙而導致路面沉陷的,可采用乳化瀝青砂和瀝青灌注、水泥砂漿和水泥漿灌漿等方法進行板下封堵。水泥砂漿和水泥漿灌漿一般適用于脫空嚴重或基層、底基層脫空的板塊,乳化瀝青砂和瀝青灌注一般適用于脫空輕微或板下脫空的板塊。 三、結語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病害,不僅與當初的設計和施工有關,同時也與之后的養護管理密切相關。本文主要列舉了混凝土路面常見的裂縫、斷板、拱起、錯臺、邊角碎裂等病害,分析了病害產生的原因和應當采取的養護措施。對于路面養護而言,特別是那些年久失修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需要養護部門按照要求進行合理細致的養護工作,這對于維持路面良好的使用性能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
一、現階段存在問題 (一)外部環境。 長期以來,受“重建輕養”觀念的影響,高速公路的養護無論是在定額標準方面還是在資金投入上,相對于其他行業來說總體偏低,在較長時間內得不到調整,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高速公路設施狀況的改善。隨著社會對出行需求的提高,司乘對高速公路的運營要求也在提高,因此,造成了維護投入與維護標準之間的不匹配。 (二)內部因素。 基層單位養護管理人員及巡視、維修作業人員專業技術水平、總體素質普遍較低,且維護管理人員較少,從事養護的技術人員掌握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的能力差,直接影響了養護的質量和水平,造成了道路養護技術落后問題,導致存在養護作業效率低、成本高的情況,嚴重制約了基層單位養護維修作業的開展;維護工程量與質量監管不夠,未能及時建立相應詳細的監督管理機制,無法設施現狀及管養工作完成后進行及時、有效的內部監督管理,對整體年度維護服務后,維修效果缺乏必要的效益驗收,更無法實施科學、量化的管理模式;設施巡查不到位,一直采用以修帶巡的方式,不能及時、有效的發現處置問題,精益管理落實不到位。 二、加強制度建設 不斷建立健全與公路養護工作發展相適應的各級各項規章制度,理順工作程序,出臺一系列規章制度,從管養到管理各個方面規范日常工作,并建立統一的維護標準,建議細分到如《養護維修作業安全技術要求》、《精益養護工作要求》等標準化作業流程,把養護業務推向高質量發展的軌道。同時,摸清“家底”,建立健全相關臺賬,如“養護歷史”信息臺賬,明確管理主體,厘清管理責任。 三、加強養護工作考核 通過制定精益管理標準,嚴格以標準為準繩指導管養作業,采取量化細化的考評辦法,以實現養護管理質量提升為核心,深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圍繞抓好現場管理的這一主線,實行“日巡查、周評比、月通報、季度獎懲”的考核制度,按照評比名次對管養單位重獎重罰,充分調動管養單位的工作積極性。強化日常監督,將媒體、公眾反映的問題和上級單位巡視檢查發現的問題納入考核體系,形成創先爭優意識;堅持以問題為導向,開展現場交流學習,每月進行問題分析,有效提升現場管理水平。 四、加強養護經費監管 提升全員成本管理意識,使成本管理成為基層單位發展永恒的主題,堅持要質量、要效益、要發展,實行預算全面統籌,逐步實現標準化養護維修的成本控制、風險控制與質量控制。 合理安排各基層單位年度維修計劃,及時掌握各基層單位維修、養護工作進展情況及維護費使用情況,定期召開維護工作會議,了解各基層單位維護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根據設施動態變化及維護經費使用情況進行調整。 合理安排各基層單位深處理、預防性養護、路段內大面積維修,結合現場情況及維護費使用情況,審核批準后實施。 五、積極開展教育培訓活動 建議對養護從業人員組織開展相關規范宣貫培訓,了解養護工作目標及整體技術要點、安全風險點和控制措施,建議實行養護工程師制度,以實現養護人員的專業化。同時,養護管理人員需具備頂層思維,具備與社會公眾進行溝通協調的能力,建立良好的公共關系,通過精益管理,讓城市更美麗、市民生活更舒適。 六、使用智慧化管養平臺 專業化的養護流程、智能化的養護設備、智慧化的養護平臺是養護單位特色發展之路。將線下的作業流程線上化,利用基礎信息、GIS地圖、巡查管理等模塊,實現監測巡檢、診斷分析、養護管理、輔助決策等在內的管養服務。積淀各養護項目的運營數據,形成數據資產,為后續開發大數據用例奠定基礎。 充分應用雷達探測設備等智能化養護設備,及早發現設施空洞、不密實結構及其他安全隱患,及時排除險情,避免事故發生,為保證設施完好運行提供科學依據。 七、搭建現代企業管理平臺 將人、機、料進行全面整合與管控,納入平臺統一監管,實行養護全過程中機械、材料供應商或勞務分包方準入制度,以市場化這個無形的手,達到以最少的投入,實現資源充分合理配置,效率最大化目標的機制。 八、加強巡視管理力度 日常巡視是維護工作的首要環節,通過每日巡視,發現設施病害,做到及時維修;掌握病害發展情況,做好預防性養護,合理使用維護經費。 在今后工作中,應以提升養護維修保障能力為基礎,以養護工作作為全公司經營發展的紐帶,打造精益養護管理新模式。
關鍵詞:
高速公路路面外觀質量直接影響人們出行體驗,影響高速公路運營效果,也關系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為此,應密切關注瀝青混凝土結構路面質量,從設計、施工與養護等多方面采取措施,把控好各個環節,對路面早期可能出現的破壞現象進行預防與治理,減少瀝青路面發生病害的幾率,提升瀝青路面的質量,進而保證瀝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壽命,提升高速公路的運營效益。 高速公路的瀝青混凝土結構路面早期破壞主要是指路面在設計的壽命周期前1/4至1/3的范圍內所發生的多種形式破壞問題。高速公路通車3年時間內如果發生面積較大的壞損或嚴重的病害,即為瀝青結構早期破壞。常見的瀝青路面早期破壞情況有五種,分別為裂縫、泛油、車轍、松散、坑槽等,具體情況如下: 1.裂縫現象 高速公路的路面裂縫主要有兩大類,即縱向裂縫與橫向裂縫兩種。產生縱向裂縫的原因主要是填土與地基在橫向方向上分布不均導致的,縱向裂縫破壞現象多發生在舊路基擴寬的路段,此類路段存在土質臺階處理不規范、分層填筑施工的填筑厚度及壓實度不到位問題,造成填土分布不均,進而導致裂縫出現。產生橫向裂縫的原因主要是瀝青混凝土路面受到溫度應力的作用產生了疲勞裂縫,隨著溫度的變化與時間的推移,瀝青混凝土結構材 料發生老化,進而導致路面的抗裂能力下降,從而產生裂縫。 2.泛油現象 如果路面結構施工過程中存在原材料配合比不佳、瀝青材料的占比較多、混合料拌和不均、路面壓實度不足等情況,會導致瀝青路面強度不足的情況。在高溫環境時,瀝青路面會變軟,在高速公路路面上行車量較大,瀝青混凝土路面結構逐漸被壓實,使得材料之間的孔隙縮小,路面結構內部的瀝青被擠壓至路面表層,進而出現泛油。這類情況會導致路面的摩擦系數降低,抗滑能力不足。 3.車轍 車轍是路面車輛通行時,在車輛荷載持續作用下,路面上出現的永久性帶狀凹槽現象。此種情況多發生在結構基層與面層壓實度不足、混合料配比設計不合理或結構穩定性差的高速公路工程,由于這類工程自身結構缺陷,基層及面層結構的材料在長期荷載作用下,發生側向剪切位移或固結變形情況,最終導致路面車轍出現。 4.松散 松散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瀝青混凝土材料中的裹覆瀝青與集料顆粒之間的粘結力不足導致的。造成粘結力不足主要有三個原因:(1)混合料中的集料顆粒外層包裹了太多粉塵,使得瀝青膜與集料顆粒不能粘結;(2)離析問題,因混合料配比中細料不足,級 配不好等問題,使得混合料中的粗料間接觸多,而與瀝青之間粘結接觸點少,瀝青老化后,粘結力減弱,進而發生剝落;(3)壓實施工不到位,混合料的粘聚力無法保證。路面松散問題會導致路面結構破壞,造成路面表面洼坑及積水,抗滑能力降低。 5.坑槽 出現坑槽現象主要是路面結構的混合料失散后在路表形成的大小不同的坑洞結構。坑槽現象是常見的瀝青混凝土路面病害之一,是松散等早期破壞問題進一步發展的結果。在受到行車荷載反復作用或面層材料粘結力不足時,面層結構出現粗骨料外露、細料散失等情況,骨料聯結缺失,最終發生坑槽。如果路面坑槽處理不及時,會造成嚴重的路面病害,影響行車安全。 為此,應做好高速公路路面早期破壞現象的觀察及分析工作,排查破壞現象產生的原因,為后期養護提出相應的防治措施。
關鍵詞: